|
关于《中国的餐桌变革》
CCTV健康之路 中国式膳食与健康---世界营养学泰斗为什么倡导素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e311c401009qym.html
http://www.56.com/u58/v_MjMwNzMyOTU.html
http://v.youku.com/v_playlist/f2239763o1p10.html
吉林省人民政府网:
http://www.jl.gov.cn/zt/jlspgy/spyjk/t20070424_248338.htm
吃素可以预防重大疾病
http://health.sohu.com/20070409/n249284045.shtml
经常吃肉的人寿命短
http://health.sohu.com/20070409/n249284232.shtml
牛奶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http://health.sohu.com/20070410/n249284364.shtml
牛奶补钙:有益还是有害?
http://health.sohu.com/20070410/n249284469.shtml
素食可以让人活得更健康
http://baobao.sohu.com/20070511/n249960682.shtml
不吃饭光吃肉的“阿丁斯膳食”死掉了
http://health.sohu.com/20070411/n249284512.shtml
为何真相竟如此难得?——读《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http://www.360doc.com/showWeb/0/0/388066.aspx
动物性蛋白质是健康杀手
http://www.haibao.cn/blog/post/9012.htm
吃素可以预防重大疾病2007年04月09日06:19
http://health.sohu.com/20070409/n249284045.shtml
来源:搜狐健康 受访专家:
T.柯林.坎
通过这样一次空前规模的调查,我们得出的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用中国的膳食跟疾病状况和美国的膳食和疾病状况进行对比的话,我们一致同意中国人所特有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也就是说粮食、蔬菜、水果、豆类为主的膳食比起美国传统的典型膳食,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鸡、鸭、鱼、肉、蛋、奶为主的膳食更有利与人们的健康,更有利与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包括癌症、糖尿病、高血压、中风等等。
当然营养缺乏的个别地区是另外一件事情,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我们研究的重点是发现了这样一个对比,发现了中国比起美国当前的膳食结构在健康方面有很多优越性。
主持人(何波):优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坎贝尔:中国饮食更好的原因是因为中国饮食的营养特点令所有的食物都有营养,中国饮食的营养特点就是它是植物性食物为主,所以更好。植物性为主的食物和动物性为主的食物营养是不一样的,它有各种不同的食物性的纤维素,同时它有许多抗氧化剂和其它的化学元素,同时还有不同类型的蛋白质和其它各种不同的脂肪等等。当我们考虑到植物性食物各种不同营养素的特点,它和动物为主食物的营养性是不一样的。当我们比较各种不同的食物营养特点和疾病之间关系的时候,我们就发现植物性食物的营养比动物性食物的营养要好。
主持人(何波):是不是可以说吃植物性食物为主更有利于健康?
我们的结论其实很简单,就是比较,一个地方和一个地方比较是没有说服力的,我们用了中国69个县的具体资料来比较的话,那就很有说服力。所以说为什么说过去人们没有发现,不是过去没有认识,而我们第一次提供了这样比较充分的证据来说明这样一个差别,是造成我们两个国家慢性病发生情况不同的很重要的原因,也许它不是全部的原因。
主持人(何波):植物性食物为主是不是等于吃素?
坎贝尔:素食者吃的东西里面通常来说除了蔬菜、水果、玉米这些植物性食物,还包括蛋、奶制品这些东西。植物性食物主要包括蔬菜、谷类、玉米类、水果等等,不包括鸡蛋和奶制品,所以我是不喜欢用素食这个词的,而愿意用植物性食物。
但是并不等于说我就提倡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吃百分之百的植物性食物,假如人们愿意根据自己的口味、自己的习惯、自己的爱好来选择的话,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关键就是植物性食物为主这个理念这个原则是不能变的。
坎贝尔:关于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角度,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我愿意说你吃得越靠近植物性食物你就会越健康。也就是说膳食的组成里面植物性食物占的越多,越健康。但是当我说吃食物中的植物性越多越健康,并不是说百分之百吃指物性食物就越健康,而是根据目前的研究,根据许多相关性研究,越多吃植物性的食品越健康。当我在说植物性食物好的时候,我是基于自己实验室的科学研究发现,同时基于医学界许多我的同事临床上的发现,以植物性为主的食物,从我的研究以及从我朋友们临床研究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令人不可置信的很好的效果,我愿意做一下解释。
关于植物性食物健康的特点,首先它是对不同的疾病在不同的程度上都有不同的健康效果。
坎贝尔:刚才讲到的是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食物对健康有益作用的广度,不但是广度,它还有深度。深度的意思就是说,比如对于心脏病,植物为主的食物可以逆转原来的心脏病的进化程度,甚至于在某些情况下还能治愈已经发生的心脏病。同时植物性食品还能够逆转90%—95%的二型糖尿病,我知道现在二型糖尿病在中国也成为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
我有一个朋友在美国做医生,他做医生35年了,两天前我正好跟他有一个对话,他治疗一些二型糖尿病的病人,这些病人都吃很多药,他让病人停止吃药,经过几天之后就出现效果了。我是一个科学家,在我的实验室里面我发现了在动物实验中,植物源性食物可以促进或者减慢癌症的发生,使疾病的进展减慢,这就是我所举的例子说植物性食物对于健康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同时我说植物性食物对健康影响的深度还包括植物性食物有能力控制对于疾病的一些基因表达。
基因表达还是不表达是由很多因素影响的,他的研究发现,起码在老鼠身上发现了,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这样一些膳食对老鼠来讲,你喂老鼠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饲料,那么它能够抑制或者延缓对于这样一些肿瘤的易感基因的表达,从而少发生癌症,这是一个例子。不仅仅是癌症,其它的病也是一样的。
有易感基因并不可怕,假如你用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别是这次强调的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的话,那么你潜伏的易感基因可以不表达或者延缓表达。
坎贝尔:第三个例子,植物性食物对控制一些化学物质毒性和致癌作用具有巨大的作用。关于植物性食物对于健康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同一类型的食物可以预防疾病,可以产生巨大的健康影响。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植物性食物对于健康影响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在生化水平上可以看到这个影响。尤其是植物性食物的某些化学特点对于疾病的预防和健康的影响是很普遍的,而且这些影响还被我
经常吃肉的人寿命短
http://health.sohu.com/20070409/n249284232.shtml
T.柯林.坎
主持人(何波):健康的理念不仅仅在于疾病方面,特别对于中国人来说。现场就有一个网友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健康除了不生病叫健康,那么身体强壮也是健康的一种表现,外国人都是吃肉的,他们个子长得很高,很有力气。中国人都是植物性食物为主,这种状态是不是不健康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向外国人学习,应该多摄入一些肉食,让自己长得更高一点,特别是青少年不要发展成豆芽菜的状况?请
另外我们不能光看肌肉发达,我们还要看长远的,刚才讲对健康真正的影响,也就是说对慢性病的影响。因为现在我们绝大部分人甚至于中国的绝大部分人,包括农村在内,70%几以上的人是死于慢性病,是死在肿瘤、糖尿病、高血压、中风,城市80%几的人死于慢性病。我们要看看对这些病的影响,而不能看一时的肌肉发达,假如你不是准备去做健美冠军的话。
坎贝尔:我支持刚刚陈院士说的观点,我们运动员可以通过吃植物蛋白有多一点的肌肉,这个肌肉并不一定意味着是好的肌肉。在美国的专业橄榄球运动员的确有很强的肌肉,因为老是吃动物性食物,但是他们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也就是说他们中间得癌症、心脏病的几率比普通人高得多,这是不值得的。美国的橄榄球是世界上最好的,橄榄球运动员平均寿命只有53岁。相反来讲,很多世界级水平的运动员由于是吃植物性食物为主,肌肉的张力很高,而且也很健康,不需要付出那么高的代价。
美国橄榄球运动员平均寿命只有53岁的话是指通过吃肉来增强肌肉的运动员,不是所有的美国橄榄球运动员,如果不是以吃肉为主的要活得长一些。从植物性食物对健康的广泛影响来看,从医学的角度来看,我们现在可以用食物来控制疾病和促进健康,而不仅仅是依靠药物,这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我的这些观点很重要的就是我
坎贝尔:我想强调的是,采用整体的观念、全面的观念就是食物和其它因素在一起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这是和中医的整体观是一致的。
牛奶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http://health.sohu.com/20070410/n249284364.shtml
T.柯林.坎
主持人(何波):
在坎
我们想请教一下坎
坎贝尔:基于我的实验室的研究,的的确确我发现酪蛋白促进了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但是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人,人是不一样的,关于酪蛋白从西方的科学文献中的的确确牛奶是存在问题的,它可以升高胆固醇,它的效果甚至比饱和脂肪酸还厉害,它可以造成人体内的酸性环境因此损伤我们的身体,蛋白质促进身体某些激素的分泌,引起不同的疾病,这些有新的研究证据,也有一些是老的研究证据。我们不能完全理解的是,所有的这些证据都是基于西方科学文献研究的,关于在中国吃的牛奶的量很小,在中国这个量是非常小的,所以我没有说中国不能吃牛奶,但是我可以很清楚地告诉大家,在西方确实牛奶是一个问题,我觉得这是需要让大家知道的。
我本人是在奶牛场长大的,是吃牛奶吃牛肉长大的,我很不愿意看到这样一个事实。但是我必须要告诉大家,这是事实。
第一个问题,实验室比较,一组老鼠吃酪蛋白也就是说牛奶里面的蛋白,另外一组老鼠吃植物蛋白,然后两组老鼠同时给它致癌物就是黄曲酶毒素这样一个致癌物,这是一个响当当的致癌物。实验结果发现,吃酪蛋白的老鼠长的肝癌比吃植物性蛋白这组老鼠的肝癌长得多的多。我觉得不能简单说牛奶促发了癌症,科学地说,是在这样一个动物模型当中,什么模型?有黄曲酶毒素。
假如没有黄曲酶毒素,不管是牛奶还是植物蛋白都不会导致任何癌症,但是在这样一个动物模型研究手段的情况之下,很明显酪蛋白能够增加黄曲酶毒素的作用,也就是说增强它的作用,促进了癌症的发生。要说促发那就是不对的,你说它增加了发生癌的几率,那是对的。这是一个动物实验。这个动物实验的意思酪蛋白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引起整个动物性食物,是不是多吃动物性食物对于癌症有增强的作用。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鸡蛋和牛奶能不能吃的问题。我同意坎
应该说,牛奶里面除了蛋白质以外还是会有一些好东西的,但是我们今天不是来全面评价营养,这个信息我能够同意坎
坎贝尔:根据我们做科学研究的人来看,信息是来自于不同的来源,但是科学研究得出的结果不能基于个人的喜欢不喜欢,相信不相信,也不能决定我准备怎么做,而是根据客观来的,不能说科学研究对于每个事情都能得出绝对的答案。但是从我自己做的研究和我自己了解的科研结果来看,我是趋向于不吃奶制品的,我自己
尤其对于孩子我是不鼓励他们吃奶制品的,如果小时候吃了养成习惯,养成习惯大了也会吃,而且越吃越多,这是不好的。这是我个人的看法。我在这里还要说一下牛奶的好处,至少是许多人相信的或者在议论的说牛奶的好处。说牛奶有好处至少有两个原因,第一说牛奶能够促进孩子的成长使孩子长得更快、长得更高大。第二,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钙,牛奶是可以提供大量的钙,长得高以及有了钙,骨头和牙齿更坚固,这是关于牛奶的第二个好处。许多人是这么相信的,实际上孩子长得高、长得快会带来许多问题的,所以这不一定是好的。长得快、长得高可以导致性早熟,性早熟是一个问题,还有女孩子月经来的早,月经来的早造成女孩子的性激素水平高,大家都知道性激素水平高是和乳腺癌和子宫癌是有关系的。
牛奶补钙:有益还是有害?
http://health.sohu.com/20070410/n249284469.shtml
2007年04月10日来源:搜狐健康 受访专家:
T.柯林.坎
坎贝尔:我们是不是需要钙?我们比较了钙的摄入就发现,许多钙都是来自于奶制品,现在已经发现钙的高摄入实际上带来了骨折的高发生率。
越是牛奶喝得多的国家,骨折率的发生率越高。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至少有20多年的科学研究文献在这里,证明摄入的钙多反而造成骨质疏松的发生率高。最后我想说一下,我不是唯一知道这个事情的人,我相信这个是基于我知道的科学研究成果,但是我们或需要更多的讨论,让大家都能理解这些东西,大家能够达成共识。
同样我们现在在妊娠期间使劲给孕妇增加所谓的营养,造成了小孩出生体重太大,这个对于小孩成年以后的肥胖、冠心病、中流是非常不利的,同样正常出生体重的小孩假如喂的营养太好,让他的生长比别人更快的话,同样对他成年以后的慢性病的发生是很不利的,这一点我和坎
我们20几年一起做研究的时候和现在女孩子月经来潮的时间比大概差了四岁,也就是说提前了四岁在二十年间。提前了四岁,意味着女孩子身体里面雌激素的水平提前,而且绝经期又延迟,说明整个整个女性雌激素在身体里面处于高水平年代的延长,这个肯定对于乳腺癌的发生是很不利的。我们现在已经看见乳腺癌的升高,这个是整个生活方式的改变,从膳食来讲是动物性食物吃多了,再加上缺乏体力活动,精神紧张。这种所谓现代的西方的生活方式导致了这样一个变化。
关于钙的问题,他是说世界上越是牛奶喝得多的国家,骨折的发生率越高,这个是事实。美国喝那么多牛奶骨折率比中国高,中国没喝那么多牛奶。这是故事的一方面,但是应该说中国人的骨密度比美国人要低得多,这个也是事实。由于中国人的钙吃的少,所以坎
至于骨质疏松以后骨头不会断,这就是中国人的特点。这个因素是很复杂的,比如说中国人起码到目前为止他的体力活动比美国人要多得多,中国人的体重比美国人要低得多,所以这样一些因素可能还有更多的其它因素造成了中国骨折率低。反过来讲,仅仅讲牛奶是没有意思的,我们还是着重在整个动物性食物。而在美国来讲,减少奶和奶制品对于保护健康和慢性病的发生非常重要。刚才已经讲的原因,已经占了整个膳食很重要的比重,小孩牛奶当水喝,而现在中国的情况我觉得我们的主要问题是肉吃多了,油吃多了。
肉吃多了、油吃多了的情况下,不符合我们前面所倡导的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这是我想告诉各位网友主要的观点和理念。
坎贝尔:我同意陈院士的观点,我说牛奶并不仅仅指奶制品,我很高兴陈院士提出来,动物源性食物和植物源性食物的问题不仅仅只是牛奶,我很高兴陈院士纠正了这一点。但是我关于奶制品的观点主要是基于西方的证据,西方因为的的确确吃的很多,在中国没有这种情况,所以这是无关的,现在没有这样一个证据。
CCTV健康之路 中国式膳食与健康---世界营养学泰斗为什么倡导素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e311c401009qym.html
http://www.56.com/u58/v_MjMwNzMyOTU.html
2008-10-20
一份震惊全世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全面的调查报告,膳食与疾病之间的惊人关系!
当今,大小医院人满为患,癌症,心脏病,脑血管意外,糖尿病以及各种慢性病的发病率急速上升,为什么?
中外顶尖级营养与疾病预防专家共同研究的结论:饮食出了问题?!
假如您真正在呼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与幸福的话,请一定不要错过以下的内容。
CCTV健康之路 特别节目(视频)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美国康乃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20年流行病学研究的颠峰之作 由“世界营养学界的爱因斯坦” ,美国康奈尔大学坎贝尔教授、英国牛津大学理查德?佩托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黎均耀和刘伯齐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陈君石教授共同主持这次调查研究。 从1983年——1989年,在中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69个县开展了三次关于膳食、生活方式和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这项研究荣获我国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被《纽约时报》称为“流行病学研究的巅峰之作”.
2. 调查结果显示:在疾病与膳食的8000多项关系中,都指向同一个非常明确的结论:动物蛋白(包括甚至尤其是牛奶蛋白)能显著地增加癌症、心脏病、糖尿病、肾结石、骨质疏松症、高血压、多发性硬化病、白内障以及老年痴呆症的患病几率。尤其令人吃惊的是,所有这些疾病都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进行控制和治疗。动物性食物摄入最多的人,慢性病最多。即使摄入的动物性蛋白的量相对比较少,也会造成不良的后果。而那些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人群身体最健康,容易避免慢性疾病的发生!
3.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会导致癌症,心,脑血管疾病,肥胖、骨质疏松和其他慢性疾病,胆固醇、脂肪增高。
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最有利于健康,也最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多吃粮食、蔬菜和水果,少吃鸡、鸭、鱼、肉、蛋、奶等。书中以大量的科学证据从多方面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研究成果。
4.动物性食物包括:鸡、鸭、鱼、肉、蛋、奶——天上飞的、地上跑的
植物性食物包括:谷类、蔬菜、水果、豆类、坚果类——地里种植出来的
5.植物性食物只要搭配合理(专家指出例如粮食和豆制品进行搭配),其蛋白质含量与动物性食物的蛋白质含量相当。 专家指出我们有错误概念:植物没有蛋白质。
6.植物性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β胡萝卜素、维生素C、E、叶酸)膳食纤维,对健康有利,而肉类几乎完全没有这些成分。
7.主持人问:不吃动物性食物行不行?
A.粮食和豆类搭配;B.各种蔬菜的营养也不同,蔬菜也能吃出多样化;C.加上水果、坚果(花生、杏仁、核桃、瓜子等)
8. 中国现在的膳食特点:三高: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 这三高与常见的心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等疾病是联系在一起的。粮食越吃越少;蔬菜有下降的趋势;动物性食物(鸡鸭鱼肉蛋)的消费增长是非常非常地快。脂肪吃多了、纤维吃少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性食物飞速地发展,而且这个趋势没有停止,还在增加, 后果堪忧!
9.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北京肿瘤医院院长徐光炜教授:“跟饮食有关系的癌上升蛮快蛮快的,动物脂肪的摄入,与乳腺癌,大肠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发病率最为密切。现在我们国家的“瘤谱”往西方国家接近,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生活习惯,随着经济发展逐步与西方国家比较接近有关。”
另:蛋白质摄入量最高的孩子却最容易患肝癌,而这些孩子通常出身于最富裕家庭——摘录于《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10.坎贝尔教授:“我想中国人应该开始考虑注意自己悠久的历史,应该考虑你们自己传统饮食食谱(以素食为主)的好处”不应该照搬西方的模式,中国学了美国很多不好的东西,例如快餐(请看此链接),……你们应该考虑植物性食物的优点,中国社会在营养方面并不比西方做的差,由于最近几年,你们学很多西方化的饮食食谱的话,很显然的看到,癌症增多了,心血管病增多了,糖尿病也增多了。
11.弘扬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传统膳食, 四大原则:杂:各种蔬菜水果都吃,搭配合理、营养来源才全面。粗:粗粮、精粮搭配(精米搭配糙米煮饭)。淡:少油、少盐。 动:多运动。
看完这个视频,你还会认为不吃肉会没有营养吗?
坎
他说:“我是在牧场长大的,从小就和牛打交道——喝牛奶、吃牛肉,当时觉得这些食物简直美味极了。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三四十年后会对饮食持有现在的态度。”
在他的科学家生涯初期,他一直在第三世界国家提倡以肉食为主的西方饮食,然而他自己早期的研究结果令他感到困惑,他渐渐对蛋白质与健康的固有观念产生怀疑,最后他终于找到强而有力的证据,证明素食才是对人类最自然的饮食,因此他现在是个严格的素食主义者。
素食可以让人活得更健康
http://baobao.sohu.com/20070511/n249960682.shtml
时至今日,人们逐渐认识到,“素食”可以让人活得更健康。
“将禽类、肉类,甚至乳类食品拒之门外”、“尽可能多地摄入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当“素食风”袭来时,全球为之动容:在中国,北京大学成立了素食协会;在美国,人们更以“吃素”作为生活品质的象征,55%的美国人外出用餐时,会点全素菜肴;世界权威营养学家、被誉为“世界营养学界爱因斯坦”的美国康奈尔大学
素食究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多大改变?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会不会在这一“潮流”的影响下颠覆?
素食改变美国家庭
家住美国犹他州盐湖城的
直到有一天,温勃31岁的儿子详细地为他讲解了牲畜饲养中的问题后,温勃的态度才逐渐转变。“儿子告诉我,现在的多项研究都表明,动物饲料里大多添加了激素、抗生素,甚至农药,再加上这几年严重的空气污染、水污染……想到这些,我就不敢碰那些东西了。”不过,温勃坦率地表明,他并非严格的素食主义者,馋了的时候偶尔还会吃鱼和奶制品。
对于自己饮食方式的改变,温勃非常满意。“我并没有出现其他美国老人常见的体重问题,精力也很旺盛。当然,我保持健康的秘诀还有——坚持跑马拉松。”
出于健康考虑,像温勃这样的人在美国正逐年增加。毋庸置疑,素食主义已逐渐成为美国饮食的主流,与此同时,肉类食品的比重越来越小。据美国素食资源协会2006年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美国18岁以上的成年人中,约470万是严格的素食主义者,这些人从不吃肉类、海鲜类食品;另外,还有1300多万人仅仅不碰那些肉类食品。而日前联合国食品和农业组织公布的报告则显示,美国20%的大学生追随素食主义,其中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严格的素食主义者;另有55%的美国人外出用餐时会点全素菜肴。
美国营养学家的“素食经”
在饮食习惯与健康的关系上,世界权威营养学家坎
4月7日,在北京第三极书店签售会上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坎
坎
发现一:植物性食物组成的膳食对改善、预防一系列慢性病有好处。
发现二: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甚至可以不借助药物逆转慢性疾病进程。
发现三:营养和基因的关系。易感基因可以通过营养摄入进行控制,也就是说如果饮食搭配恰当,即使有易感基因也可能不表达;如果搭配不合理,易感基因会较快表达出来。
发现四: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能抵御一些有害物质对健康的影响,如大家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人和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人,对吸烟危害的耐受力不一样,前者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这种危害。
采访中,他告诉记者,他并没有所谓的“饮食金字塔”。在他看来,多吃粮食、豆类、蔬菜和水果,少吃鸡、鸭、鱼、肉、蛋、奶,就能远离疾病。“中医讲究的是食疗,可见,食物的确能治病。而我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药食同源’的观点扩大。”
素食不会冲击中国饮食习惯
实际上,几千年前的中国人就开始“吃素”了。古人早有“五谷为主,五畜适量,不宜失豆,五蔬色杂,瓜果辅之”的说法,其中的“素食”不仅仅源于敬畏鬼神,也不单单是佛教礼仪,它更多代表的是对健康理念的推崇。信奉这种膳食结构的宫廷王室、达官贵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昭告:像我们一样用餐吧,这才是身份的象征,才是真正健康的生活方式!
而今,“素食”却逐渐被中国人淡忘了。4月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
但我国膳食变化的趋势是多油、多盐,用这样的烹饪方法做出来的“素食”,就算再“素”,恐怕也会变味。对此,
在美国农业部为素食者提供的营养指南中,专家们也建议素食者的食物要多样化,特别是注意摄取含植物蛋白高的食物,还要多吃富含铁、钙、锌和维生素B12的食物。
“素食风”正在席卷全球
在北京几家著名的素食馆,总能看见络绎不绝的食客进进出出,其中有居士僧侣、公司白领,也有政府官员、高校师生。目前,高校学生成了现代素食推广的先锋。从2000年5月北京大学素食协会的成立,到此后复旦大学素食协会、中山大学素食协会的群起呼应,势头越来越猛。说起当初推广素食的初衷,北大素食文化协会前会长张丽萍说,素食是让人心里没有负担的饮食,现在年轻人喜欢素食,大多不是因为宗教,而是觉得这是很好的饮食方式。
美国的素食市场同样增长迅速,2005年的销售额比2000年增长了64%。人们普遍认为,新的食品加工技术使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的素食吃起来更鲜美,如素汉堡、素香肠、素比萨饼等。据美国市场研究人员预测,到2010年,素食的销售额将达到10.7亿美元。
在德国,名叫“雷夫莫斯”的素食店已经拥有了2500家连锁店,每天生意都很好;在英国,13—34岁的公民中,1/10是素食者。
“如果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方式能够成为一种潮流,我会感到很欣慰。因为要远离诸如心脑血管、癌症等慢性疾病,这是唯一可走的路,也是人类追求健康的必然趋势。”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不过,
“那就要看这本账怎么算了。”
不吃饭光吃肉的所谓“阿丁斯膳食”死掉了
http://health.sohu.com/20070411/n249284512.shtml
T.柯林.坎
提问:“
可是中国人吃那么多粮食,怎么中国人的体重比美国人少得多?按照能量来算,坎
有一种误区来自于美国的所谓“阿丁斯膳食”就是不吃饭,对于一些人,假如不吃饭光吃肉的话,短期之内肯定体重会下降,也就是说有效,但是“阿丁斯膳食”的热心追从者没有能够坚持到一年以上的。即便要长期坚持下去的话,那对他的健康是很危险的。多吃肉多吃油那成什么了?我们刚才讲到对所有的慢性病的发生都很不利,而且很有讽刺意义的是阿丁斯这位博士在前年死掉了,我们还是坚持中国的宝塔,底层是粮食。
吉林省人民政府网:
http://www.jl.gov.cn/zt/jlspgy/spyjk/t20070424_248338.htm
2007-04-24 18:22 来源:中国食品产业网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陈君石院士和坎贝尔教授谈我国的餐桌革命
近日,我国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饮食结构西化,女孩月经提前4年
我国营养学
牛奶是好东西还是坏东西?
关于钙的问题,坎贝尔说世界上牛奶喝得越多的国家,骨折的发生率越高。美国人喝那么多牛奶骨折率比中国人高,因为中国人没喝那么多牛奶。但是中国人的骨密度却比美国人要低得多,这个也是事实。由于中国人的钙吃得少,所以坎贝尔也不否认,钙是很重要的。至于骨质疏松以后骨头不一会断,这就是中国人的特点。这个因素是很复杂的,比如说中国人起码到目前为止他的体力活动比美国人要多得多,中国人的体重比美国人要低得多。在美国减少奶和奶制品对于保护健康和慢性病的发生非常重要。美国人牛奶占了整个膳食很重要的比重,小孩牛奶当水喝,而现在中国主要的问题是肉吃多了,油吃多了。这不符合我们倡导的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
坎贝尔说,我关于奶制品的观点主要是基于西方的证据,因为西方的的确确吃得很多,在中国没有这种情况。
有一种误区来自于美国的所谓“阿丁斯膳食”。一些人减肥,如不吃饭光吃肉的话,短期之内肯定体重会下降。但是“阿丁斯膳食”的热心追从者没有能够坚持一年以上的。即便长期坚持,对健康是很危险的。
油是好东西还是坏东西?
有人问:中国饮食里面烹调用油太多,我们用的油是植物油,植物油是不是植物类的饮食里面的一部分呢?这个问题怎么看?
假如你吃进去的能量不消耗掉,那不还是一样会摄入大于支出还是要胖起来的吗?所谓的肥胖不就是摄入大于支出吗?讲到脂肪首先是总量控制,然后再考虑吃哪一种。植物性食物为主还是要看宝塔(中国食物结构),橄榄油也是植物油,不要说橄榄油好就使劲吃橄榄油,橄榄油一克产生九千卡热量。地中海膳食里面的水果、蔬菜也很多,不仅仅是吃油。动物性油的胆固醇比较高,植物油里面没有胆固醇,要胖了以后身体里面也会产生更多的胆固醇。
如何评价碳酸饮料
又有人问:现在中国的孩子大都在喝饮料,很大一部分是碳酸饮料,碳酸饮料的糖份比较大,孩子喝的是不是垃圾食品?
其次我来回答关于碳酸饮料的问题。碳酸饮料的问题在于它的糖,什么东西都有一个适度,糖吃多了肯定不好,假如拿中国和美国比较,中国糖的消费量现在还是比较低的,与美国比较,我们糖的消费量也在增长。假如着眼于中国全国的少年儿童,不管是碳酸饮料还是糖的消费量比较少,在城市特别是在富裕地区的城市,确实出现了碳酸饮料喝得比较多的问题,尽管我们的量比起美国来讲是小巫见大巫,他们牛奶当水喝,碳酸饮料也当水喝。碳酸饮料里面没有任何别的营养,就是糖,糖转化为能量,能量多了之后会导致肥胖等一系列问题。
是否碳酸饮料不能喝了呢?不是的。这就是我为什么不同意用垃圾食品这个概念的原因。垃圾能吃吗?垃圾不能吃。我不认为碳酸饮料是绝对不能吃的。什么事情都有一个量,偶然喝一罐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关键在于不能一罐又一罐地喝,达到美国的水平一天五罐七罐,那就有问题了。另外碳酸饮料不是铁板一块,现在有一些无糖的。无糖的使劲喝也不好,里面没有什么营养,但是它比有糖的减少了能量的摄入。我们不鼓励小孩喝含糖较多的碳酸饮料。
吸收与营养的关系
有人提问: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和吸收条件都不一样,我们怎么衡量自己膳食营养是否合理?有没有一个标准或者方法来测量?
我们宣传吃粗粮,而且宣传吃多种不同的粮食,当然不是说一顿里面一定要吃多种不同的,但是你可以搭配来吃。你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你的喜好来搭配。你说你已经很胖了超重了,你的胃口还那么好,那你要强迫自己少吃点。假如身体比较虚弱,我觉得你就需要更加注重搭配。比如说在儿童生长时期按照坎贝尔的说法我们不喝那么多牛奶,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多吃一点豆和豆制品,我们要说服小孩吃豆制品。植物性膳食为主倡导的是一种风气。要告诉大家,你在口袋里面有钱的情况下也不去买那么多的肉吃,这是个艰苦的工作。
为何真相竟如此难得?——读《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http://www.360doc.com/showWeb/0/0/388066.aspx
蒋劲松
博览群书,2007,1,104-107
老实说,作为一位素食者,本书的基本立场——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会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最有利于健康,也最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对我来说并非什么“石破天惊”的新观念,不过是一些未被大众普遍接受的常识而已。美国的相关研究表明,素食者的营养知识和意识都要比肉食者明显高出许多。这再次印证了女性主义科学哲学家桑德拉?哈丁“立场认识论”的观点:边缘人群往往比主流群体更有反思批判能力,看问题更加全面,因而观点往往也更加客观。然而,我仍然惊讶地发现,甚至连大多数素食者都不假思索地接受的许多理念,仍然是没有科学依据,仅仅体现了食品工业利益的迷思。
从1983到1989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等多家中外权威机构精诚合作,在中国24个省市区的69个县开展了三次关于膳食、生活方式和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这项研究荣获我国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被《纽约时报》称为“流行病学研究的巅峰之作”;然而它在国内的影响却并不很大。反而是在国外,不仅发表了几十篇广为引证的研究论文,而且还为许多国家的电视和平面媒体作为专题广泛报道。
该项研究的主要领导者T.柯林?坎
多少年来,动物蛋白意味着健康、强壮、进步乃至文明和希望,这一“迷思”早已深入人心,根深蒂固,成为不言自明、天经地义的常识。甚至有许多人将近代以来中国国势不振、文化衰退,全都归罪于中国人的饮食传统。基于大量确凿的科学事实,经过严谨的论证,本书得出了非常明确的结论:动物蛋白(包括甚至尤其是牛奶蛋白)能显著地增加癌症、心脏病、糖尿病、肾结石、骨质疏松症、高血压、多发性硬化病、白内障以及老年痴呆症的患病几率。尤其令人吃惊的是,所有这些疾病都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进行控制和治疗。中国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传统饮食习惯,反而是更加“科学”,更加有利健康的。在西方文化的背景下,在当代中国饮食习惯日益西化的形势下,这一颠覆性的结论无疑是振聋发聩,令人深思的。
震惊之余,我们不仅要问:长期以来我们视为天经地义的饮食观念,多少人信誓旦旦地以科学的名义向我们灌输的那些信条,怎么一夜之间就变成了错误的理念,疾病的祸首?“科学”的食谱怎么会如此不科学?难道过去的科学家和医生们都没有发现这些错误吗?为什么在十几年前在中国进行的研究结果,对我们的健康如此关系重大,我们自己却都不知道?究竟是谁或者什么机制在阻碍我们获得正确的信息?
坎贝尔在书中讲述了他是如何克服重重障碍才将这些珍贵的真理向大众传播的。他指出:“整个社会体系,政府、科学界、医疗界、工业界、媒体都将利益置于健康之上”,为了各自的利益,他们会非常默契地合作,试图将真相隐藏起来。我们不能对学界过份相信,因为今天世界各国艳称的产学研一体化,往往导致共谋分赃。“经过无数艰难的考验,我对学界内部有这样的阻力的原因有了一个更深的体会。科学家得到的这些资助都是由像米德?约翰逊营养学实验室、LEDERLE实验室、BIOSERVE生物工程公司以及以前的宝洁公司,还有达能营养中心提供的。这些都是食品工业和药物工业的衍生机构,他们代表的是科学界和产业界的一种畸形的联姻。你能相信这些所谓'科学界的朋友’,真正致力于追求科学的真相,而不管结论对他们的影响是好还是坏吗?”
医学教育与药品公司长期以来一直狼狈为奸。医学院的学生、住院医生长期受到药品行业和医药代表的影响,对药物和设备的依赖程度远远超出了必要。年轻的医生学到的理念是对于每一种疾病都有一种合适的药物。医生越来越习惯于从制药企业接受各种礼物和帮助,而制药工业则利用这样的小恩小惠来影响医生们的继续医学教育。整个医学学术界心甘情愿地沦为了工业界的前沿阵地,将研究重点放在药物和医疗设备的研究开发上。相比之下,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的研究,很难得到资助。正是这一原因,像基因工程、心脏移植手术这样引起轰动而又花费巨大的治疗手段,工业界因有利可图就会大力支持,而营养学很难得到公平、公正的关注。无怪乎,像约翰?麦肯道格尔、埃塞尔斯汀这样通过教给病人正确的生活方式,控制膳食,不用手术就能成功地治疗心脏病的大夫,会受到医学界的排挤。
因此,我们对于医生的建议也要分析,不能迷信。“你不应该先入为主地认为,医生比你的邻居或同事有更多的营养学知识,对食物与健康的关系懂得更多。现实情况是,医生并没有接受多少营养学培训,他们向体重超重的糖尿病患者建议多摄入牛奶或是含糖的奶昔作为正餐替代品。也正是这些医生,向那些想减轻体重的患者建议摄入高比例的肉制品和奶制品。也正是这样的医生,向骨质疏松症患者建议摄入更多牛奶。医生对营养学的无知给病人带来的恶果实际上是非常令人震惊的。”
至于工业界,他们为了商业利益,将营养的“科学”变成了商业营销的业务。他们不仅不顾公众的健康,而过度夸大宣传其产品的营养价值,掩盖其副作用,甚至于会派间谍密切监视相关科学研究人员的一举一动,针对任何不利于其产品营销的科学研究成果,及时组织对抗性的宣传。他们毫无顾忌地收买科学家,以学术争论的形式掩盖其商业推销真面目,破坏科学界的诚信原则。
近代科学技术和医学的高速发展,不仅在社会运作层次上和资本主义追逐利润的极端产业化紧密相联,而且在自然观层次上表现为对自然的全面征服和控制,在方法论上表现为还原论的大行其道。而《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所揭示的真相,不仅因推崇简朴自然的消费观念而受到鼓励消费的资本主义产业的封锁,而且因提倡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和整体综合的研究方法,而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冲突,因而受到打压。
在有关蛋白质的问题上,存在着太多的文化偏见和神秘观点。人们往往将蛋白质等同于肉食,等同于健康、强壮、甚至是先进文明。近代文明中将自然界的食物链与人类社会中的权势、地位与健康简单等同起来,所以植物蛋白往往被认为是低等的。但是,“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所谓低品质的植物蛋白,尽管用于合成新蛋白质的速度比较慢,但是很稳定,这种蛋白才是最健康的蛋白,也是身体最需要的蛋白。和动物来源的蛋白质相比,植物蛋白缓慢,但是能稳定地赢得'健康比赛’的胜利。”
在营养学的问题上,还原论的思路是错误认识占统治地位的重要原因。“现在我可以自信地说,公众对膳食与营养缺乏清晰的认识,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某些科学家仅仅强调细节,而不谈整体。科学家总是花大量时间去分析某个单独的营养素的作用,例如维生素A是否能预防癌症,或者维生素E是否能够预防心脏病,因此他们总是通过高度抽象化或简单化的分析总结出结论。这种做法实际上低估了自然本身的复杂性。我们总是研究食物中极小的生物化学部分,试图从中得到广泛适用的结论,这就导致了研究结果的自相矛盾。而这种自相矛盾的结果导致科学家和决策者无所适从,并进而导致了公众的困惑、不安和无所适从。”
长期以来,现代科学与历史进步的观念把臂而行。人们总是相信,科学在进步,现代的观念意味着更加准确、真理和理性的发展,古老的信念意味着迷信、教条和可悲的谬误。然而,坎
如此看来,《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不仅仅传播了医学和营养学的新知识,它还警示我们,只有挣脱当代社会流行的意识形态的束缚,只有始终带着批判的眼光看待科学与工业以及其他当代社会的统治势力的共谋,只有我们真正以理性来尊重一切传统智慧,以毫无偏见的精神来对待世界各民族的多元文化,真相才不会被以科学的名义所蒙蔽。
动物性蛋白质是健康杀手
http://www.haibao.cn/blog/post/9012.htm
动物性蛋白质过量不但会造成骨质疏松,还会致病致癌!美国康乃尔大学营养生物化学系
被誉为营养学爱因斯坦的柯林.坎
在坎
坎
坎
坎
Study,5月将由柿子文化出版),他强调,动物性食品(包括牛奶)容易提高乳腺癌、前列腺癌、直肠癌等癌症,及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风险,只要尽量以全食物蔬食作为饮食方针,就算只减少50%的动物性蛋白质摄取,对预防改善某些疾病,就有很大的功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